(云中讯 综合办) 近年来,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立足新时代继续教育发展需求,以“党建引领”为根本方向,以 “数字赋能”为关键引擎,以“学非协同”为重要路径,三位一体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让继续教育在服务中医药人才成长、助力云南中医药人才发展中焕发勃勃生机。
党建引领:锚定继续教育提质增效目标
始终将党建工作贯穿继续教育发展全过程,以红色初心引领育人方向。一是强化思想铸魂,通过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教职工深刻认识继续教育的使命担当,把“办精学历、办强非学历教育”的目标融入日常教学管理各环节。二是建强战斗堡垒,优化党支部设置,在构建数字化党建引领体系,发挥党支部引领、规划、决策作用。在在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业务及数字平台建设过程中,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
数字赋能:激活继续教育“新引擎”
依托学校教学资源,搭建“继续教育数字教学平台”,整合学历、非学历培训课程资源,实现课程在线点播、学习进度跟踪、考核评价自动化。构建了5大专业类别的开放式课程体系。形成了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5大专业类别的开放式课程群,建成“国家一流课程”5 门、“省级一流课程”25门。建成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培训基地4个,建设学历教育网络课程30门、非学历教育网络课程19门。形成了“知识学习、技术推广、大众普及、图书文献”4大类数字资源体系,资源数量达到108种。
依托学校中医药主体学科的专业优势,以“应用型”和“技能型”多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实施“专业设置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过程以全日制同质化教育为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 16家高校、医院、企业合作开展高起本和专升本继续教育本科生“知识+技能”模式的联合培养。
2025年上半年圆满组织开展2025年线下面授教学工作,组织完成2025年成人申请学位外语考试。强化教学管理及校外教学点的监督指导,完成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校外教学点2024年度工作的考核和2025年校外教学点工作会召开。依规持续深入开展学生收缴审计问题整改和学籍清理工作。
依托学校中医药主体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以“医技类”和“知识类”多元化人才培训为目标,构建了“多类型、多层次、多专题”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化培训模式。学校现已成为云南省中医药非学历教育培训的主要基地。
2025年上半年非学历教育培训涵盖政府指令性、单位委托、社会化等培训项目。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和全省中医药事业彰显学校影响力成效明显,完成2025年云南省中医全科骨干医生的转岗理论培训、云南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中医经典理论”培训、2024-2025年全省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学术经验培训和第六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的选拔考试工作,开展对贡山县基层医疗机构乡村医生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力提升定点帮扶。
学非协同:构建继续教育“生态圈”
产学研协同育人教学成果明显。王琦书院云南分院顺利揭牌,完成首批30名尖端班培养人选的遴选和按计划开展2期的培训工作。
2 个项目获教育部 2023 年产学研协同育人立项;1个项目获教育部2022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立项;1个项目2017年获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项目;1个项目获201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项目获2016年云南中医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项目获 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作为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药政策研究课题于2018年顺利结题验收。
党建引领明方向,数字赋能添活力,学非协同促共赢。下一步,继续教育学院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党建+数字+协同”的发展模式,奋力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